7月16日,我们国家资本市场上又多了一个资本流动场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
上午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目前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2225家电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该交易市场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可以卖,企业超额排放的温室气体需要买,“谁污染谁付费”,用资本的力量保护环境。
根据规定,全国碳市场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涨跌幅限制为10%、交易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9:30~11:30和13:00~15:00。
碳交易所与常规的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模式类似,包括挂牌交易以及协议转让。只要申请注册登记开户,再下载一个交易软件,就可以进行交易。
挂牌交易指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易参与人通过交易系统进行买卖申报,交易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对买卖申报进行配对成交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
协议转让指的是单笔交易超过一定数量应通过协议转让完成,交易双方通过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报价、询价达成一致意见并确认成交。协议转让多用于企业间大额交易。
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9:30-11:30、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的13:00至15:00。采取单向竞价方式的交易时段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前期,只有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即首批2225家发电企业参与交易,其他机构和个人暂时未能参与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至于全国碳市场何时会对其他机构和个人开放,大概率等市场机制运行成熟之后,再逐步放开。
目前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A股二级市场也存在一些机会。由于碳排放交易市场背后蕴藏巨量市场空间,碳交易概念股将迎来重大利好。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指出,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将带来五大投资机会。一是碳检测,将带动碳排放量监测厂商;二是零碳排,核电、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细分领域及整体产业链都将受益;三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将受益;四是碳消耗,环保服务及碳消耗板块将受带动;五是绿色建筑,从上游的新型建材到建筑建造环节将产生机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7月16日,我国长期资金市场上又多了一个资本流动场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
上午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目前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2225家电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顶级规模的碳市场。
该交易市场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可以卖,企业超额排放的温室气体需要买,“谁污染谁付费”,用资本的力量保护环境。
根据规定,全国碳市场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涨跌幅限制为10%、交易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9:30~11:30和13:00~15:00。
碳交易所与常规的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模式类似,包括挂牌交易以及协议转让。只要申请注册登记开户,再下载一个交易软件,就能够直接进行交易。
挂牌交易指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易参与人通过交易系统来进行买卖申报,交易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对买卖申报进行配对成交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
协议转让指的是单笔交易超过少数应通过协议转让完成,交易双方通过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来进行报价、询价达成一致意见并确认成交。协议转让多用于企业间大额交易。
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9:30-11:30、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的13:00至15:00。采取单向竞价方式的交易时段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和符合国家相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前期,只有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即首批2225家发电公司参与交易,其他机构和个人暂时未能参与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至于全国碳市场何时会对其他机构和个人开放,大概率等市场机制运行成熟之后,再逐步放开。
目前对于个人投资商来讲,A股证券交易市场也存在一些机会。由于碳排放交易市场背后蕴藏巨量市场空间,碳交易概念股将迎来重大利好。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指出,全国碳市场真正开始启动将带来五大投资机会。一是碳检测,将带动碳排放量监测厂商;二是零碳排,核电、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细致划分领域及整体产业链都将受益;三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将受益;四是碳消耗,环保服务及碳消耗板块将受带动;五是绿色建筑,从上游的新型建材到建筑建造环节将产生机会。